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拓展资料:
1.圆明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350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150余处景点,被誉为"万园之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战争,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圆明园被烧毁后,许多珍贵的文物从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4.2007年,中国圆明园学会提出重建圆明园的计划,但因争议过大,至今未能实现。
5.2019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教育基地。
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奋发向前,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以此告慰那些曾经遭受屈辱的历史。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162359.html发布于 昨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