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什么时候被定为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在2008年被定为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自对屈原的纪念。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着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2008年,中国政府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此来弘扬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拓展资料:
1.端午节的日期: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期在公历每年的5月26日到6月24日之间。
2.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最早源于中国古代对疫病的防治和驱邪避凶的习俗,后与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相结合。
3.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草、饮雄黄酒等,各地还有一些特色习俗。
4.端午节的法定假期:根据中国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端午节放假一天,若与周末相连,会通过调休形成小长假。
5.端午节的国际影响:端午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也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庆祝,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历史先贤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影响力。被定为法定节假日后,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和盛大,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节日的庆祝中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133808.html发布于 前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