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创最早纪录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时间创下了最早纪录。
今年,鄱阳湖提前进入了枯水期。根据水文部门的数据,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于9月6日8时跌破12米,标志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这比常年提前了50多天。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湿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枯水期的提前到来,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拓展资料:
1.早枯水期的原因:专家认为,今年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主要原因在于今年的降雨偏少。根据江西省气象台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江西省平均降雨量为87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5.4%。
2.湖泊面积大幅缩小: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为2134平方公里,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小32.4%。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枯水期提前,鄱阳湖水位下降,湖床裸露,湖边湿地大面积干涸,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枯水期的提前可能会对候鸟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4.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鄱阳湖枯水期的提前,也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湖边的渔民因湖水退去,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5.应对措施:面对鄱阳湖枯水期的提前,江西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调度,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重要行业用水,以及加强生态环保工作,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
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167388.html发布于 08-0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