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后还是饱和溶液吗

不是。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当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导致部分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这时,溶液中剩余的溶质浓度仍然等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剩余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具体来说,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会因为结晶而降低,但剩余的溶液仍然处于饱和状态。这是因为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而饱和溶液的定义是在某一特定温度下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即使部分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仍然等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仍然是饱和溶液。
拓展资料:
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是溶液的三种状态。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不饱和溶液指溶质的浓度小于溶解度;过饱和溶液指溶质的浓度大于溶解度,但此时溶质尚未析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183073.html发布于 今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