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长城为界关外关内是什么意思

以长城为界,关外关内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对于长城沿线地区的划分。长城作为一道防线,其内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地理划分。
具体来说,关内通常指的是长城以内的地区,也就是当时的中原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份。而关外则指的是长城以外的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在历史上,关内外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在明朝时期,由于长城防线的西移,关内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包括了今天的甘肃、宁夏等地。同时,关外的范围也有所变化,包括了今天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此外,关内外的划分也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在古代,长城被视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关内是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关外则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因此,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守住长城防线,防止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是其重要的国防任务。
拓展资料:
1.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防御彼此的侵袭而修建的防御工事。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开始连接和修筑长城,这也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万里长城"的起源。
3.明朝是长城建设的高峰期,长城防线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度达到了8851.8公里。
4.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线,还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和贸易线。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有一部分是沿着长城进行的。
5.长城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总的来说,以长城为界,关外关内是中国古代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国家安全和边疆防御的认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252013.html发布于 08-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