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是什么意思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是指我国统计部门在统计社会经济运行情况时,对非私营单位(如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进行统计得出的平均工资数据。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计算方式通常是将非私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相应的在岗职工人数。这个数据可以反映出这些单位的整体工资水平,是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全社会平均工资等数据一起,构成了我国工资收入统计的全貌。而由于行业、地区、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拓展资料:
1.非私营单位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
2.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统计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3.2019年,我国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3383元,比2018年增长9.7%。
4.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公布,对于了解我国收入分配状况、评估收入差距、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5.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统计和发布,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对于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反映了我国非私营单位的整体工资水平,对于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265875.html发布于 昨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