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为什么会下降

货币供给增加会促使利率下降,这是因为货币供给与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货币供给增加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多,这会导致以下情况:
1.投资机会增加:由于货币供给增加,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充裕,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投资成本,也就是利率下降。
2.借贷需求减少: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借贷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增多,借贷需求相对减少,根据供求关系,需求减少会导致价格下降,也就是利率下降。
3.货币贬值预期: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市场可能会预期货币会贬值,从而引发投资者将货币兑换成其他资产,比如债券,这也会导致利率下降。
4.利息收入减少:货币供给增加,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可能会减少,这会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而非储蓄,进一步降低利率。
5.通货膨胀预期: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会引发通货膨胀预期,为对冲通胀风险,投资者可能会要求更低的利率。
拓展资料: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经济活动。货币供给增加通常被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
2.金融市场:货币供给增加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这些市场对利率变动非常敏感。
3.经济周期:在经济衰退期间,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4.国际贸易:货币供给增加可能会导致本币贬值,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争端。
5.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多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对经济稳定产生威胁。
总的来说,货币供给增加会促使利率下降,但这并非绝对,实际效果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包括市场预期、政策环境、经济周期等。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quzhuanmi.net/298493.html发布于 08-1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