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近邻算法是有监督还是无监督

k近邻算法是有监督学习算法。
k近邻算法(K-NearestNeighbors,简称KNN)是一种基础且常用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它基于实例的学习,或称为记忆型学习,是监督学习的一种。在分类任务中,KNN算法首先将新的观测值与训练集中的观测值进行比较,找出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的距离最近)的训练观测值,然后预测新的观测值的类别为这k个训练观测值出现最多的类别。在回归任务中,新的观测值的预测值则为这k个训练观测值的均值。KNN算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最近”和选择合适的k值。
拓展资料:
1.算法流程:k近邻算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计算待预测样本到每个训练样本的距离;根据距离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距离最小的k个样本,根据这k个样本的类别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类别即为预测结果。
2.度量方式:在k近邻算法中,计算“最近”通常采用欧氏距离,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距离度量方式,如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3.k值的选择:k值的选择对算法的结果有很大影响。k值太小,模型会过于复杂,容易过拟合;k值太大,模型会过于简单,容易欠拟合。k值的选择通常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
4.缺点:k近邻算法的主要缺点是计算量大,因为需要对所有训练样本进行计算;另外,它也缺乏一个明确的学习过程,所有的信息都依赖于训练数据。
5.适用场景:k近邻算法适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特别适合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同时,它也常作为其他复杂算法的基准。
总的来说,k近邻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有监督学习方法,虽然存在计算量大等缺点,但在很多场景下都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quzhuanmi.net/335655.html发布于 27秒前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