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趣赚米

从月薪三千到年入百万,一个80后的十年创业血泪史

趣赚米 今天 2
从月薪三千到年入百万,一个80后的十年创业血泪史摘要: 引子:那个不甘平凡的下午2013年夏天,我坐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日历发呆,30岁生日刚过,银行卡余额不足五位数,而老板刚刚宣布“今年全员冻薪”,那一刻,我突然意...

引子:那个不甘平凡的下午

从月薪三千到年入百万,一个80后的十年创业血泪史

2013年夏天,我坐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日历发呆,30岁生日刚过,银行卡余额不足五位数,而老板刚刚宣布“今年全员冻薪”,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十年后的自己,可能只是从“小张”变成“老张”,依然在替别人的梦想打工。

当晚,我撕掉写了一半的辞职信,重新敲下一行字:《个人创业五年计划》。


第一次试水:交学费的三年

拿着工作攒下的8万块钱,我加盟了一个奶茶品牌,当时觉得“餐饮门槛低、现金流快”,结果开业三个月就遭遇三重暴击:

  1. 选址陷阱:加盟商推荐的“黄金地段”,实际是即将拆迁的老街;
  2. 供应链:原料价格比市场价高40%,合同里藏着霸王条款;
  3. 管理失控:95后员工集体辞职,因为受不了我“国企式考勤”。

2016年关店时算账,倒贴12万,但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两件事:一是永远要自己实地考察,二是小生意必须亲力亲为。


转机:在废墟里找到钥匙

偶然帮朋友设计婚礼请柬,发现纸质请柬成本3元/份,定制设计却能卖到30元,我连夜注册工作室,主打“轻资产创业”:

  • 零库存:客户确认设计后现找印刷厂
  • 高溢价:用情感营销包装“一生一次的仪式感”
  • 精准获客:在婚恋论坛写《如何用请柬提升婚礼格调》软文

一个月赚了8000块,比上班工资还高,这次成功让我顿悟:创业不是开个店等着收钱,而是解决特定人群的痛点


踩中风口:短视频时代的豪赌

2018年抖音爆发时,我判断“视觉化内容”是趋势,果断停掉盈利的设计业务,all in短视频培训,当时所有人都在教“怎么拍爆款”,我却专注一个细分领域:实体店短视频获客

  • 开发《餐饮老板7天短视频课》,定价999元
  • 案例全部用县城小店(学员觉得“他能行我也行”)
  • 售后建微信群“作业打卡”,意外形成社群裂变

最疯狂时,一天收款20万,但也遭遇至暗时刻:2020年有学员举报“课程没效果”,抖音封号7天,后来我改成“效果对赌”——学完一周没引流,全额退款,结果退款率不到3%,口碑反而爆炸。


创业者的孤独: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真相

  1. “自由”的代价:连续三年没休过完整周末,体检单上新增“甲状腺结节”和“轻度抑郁”;
  2. 人际关系的崩塌:朋友结婚我转红包却不到场,渐渐收到“你现在眼里只有钱”的评价;
  3. 认知的迭代痛苦:去年发现00后助理用AI做设计,效率是我的5倍,整夜失眠后决定拜她为师。

给同龄创业者的5条血泪建议

  1. 别迷信“蓝海”:所有好生意都是红海里杀出来的,关键在差异化;
  2. 先收钱再做事:我的成功项目都始于“有人预付定金”,失败项目都是“做出来再找买家”;
  3. 警惕“虚假忙碌”:每天打包发货到凌晨?那只是体力劳动,不是创业;
  4. 家庭是终极后盾:妻子在我第三次创业时抵押了嫁妆金镯子,这份压力比任何鸡汤都管用;
  5. 留好退路:至今保持每月定投3000元指数基金,这是敢于冒险的底气。

写在最后

现在我的公司有12人,去年净利润270万,但每天醒来依然焦虑:流量红利在消失,AI在颠覆行业,95后客户觉得“80后老板太油腻”。

可当我翻出2013年那张泛黄的《五年计划》,发现上面歪歪扭扭写着:“35岁前要赚到100万”,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当年那个敢做梦的自己,早已被现实杀死在30岁的夏天。

(完)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86146.html发布于 今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