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什么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主要是磁芯存储器。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6年到1964年,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是采用了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磁芯存储器是一种利用铁磁材料制成的存储器,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和运行速度。磁芯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磁化和消磁来存储信息,它具有非易失性,即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而且它的存储密度比较高,读写速度快。
拓展资料:
1.磁芯存储器的结构:磁芯存储器由许多小的磁环组成,每个磁环代表一个存储单元,磁环中的磁场方向代表存储的数据。
2.磁芯存储器的优缺点:优点是存储密度高,读写速度快,非易失性;缺点是制造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
3.磁芯存储器的发展:磁芯存储器在第二代计算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磁芯存储器逐渐被淘汰。
4.磁芯存储器的替代品:半导体存储器,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等,它们的存储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功耗更低。
5.磁芯存储器的影响:磁芯存储器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它的非易失性使得计算机可以保存数据,为现代计算机的运行提供了基础。
总的来说,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主要是磁芯存储器,它的出现对于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139915.html发布于 今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