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趣赚米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译文及原文

趣赚米 今天 3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译文及原文摘要: 《子路见孔子》是一篇古文,主要讲述了子路初次见到孔子的情景和...

《子路见孔子》是一篇古文,主要讲述了子路初次见到孔子的情景和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译文及原文

原文如下: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子路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译文如下: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你有什么爱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并不是问你的这个爱好。我只是说以你的才能,再加上学问的修养,谁能赶得上你呢?”子路问:“学习真的有好处吗?”孔子说:“如果国君没有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偏离正道,士人没有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会听不到真话。驾驭狂奔的马不能放下鞭子,使用弓箭不能放松矫正。木材经过墨线就会笔直,人接受批评就会变得明智。接受教育、重视请教,谁能不顺利成功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需揉制就自然挺直,砍下来用它,可以穿透犀牛的皮甲。以此类推,何必学习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加上羽毛,在箭头磨砺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吗?”子路再次拜谢说:“我恭敬地接受教诲。”

拓展资料:

1.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弟子,本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他以勇敢和忠诚著称,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2.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爱”、“礼制”等核心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长剑:古代中国的武器之一,用于近身战斗。

4.本文通过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强调了学问和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5.本文也展示了孔子的教学方法,他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类比和比喻来传授深奥的道理。

《子路见孔子》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古文,它通过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告诉我们即使有天赋,也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提升自己。这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179344.html发布于 今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