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个发明原理的内容

40个发明原理是TRIZ理论的核心部分,它是由俄国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AlexanderAltshuler)在研究了超过200万份专利后,总结出的解决技术矛盾的通用方法。这40个发明原理涵盖了各种创新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发明者在面临问题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1.分割原理:将物体或系统分解为独立的部分。
2.复制原理:使用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3.局部质量原理:改变物体的某一部分或某一部分的性质。
4.反馈原理:将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信息反馈给系统。
5.未完成动作原理:使用未完成的动作来节省能量。
6.变害为利原理:将有害的因素转化为有益的因素。
7.等势原理:使物体处于相同的物理或化学环境中。
8.预先反作用原理:预先做出与预期相反的动作。
9.预先补偿原理:预先做出补偿动作,以抵消预期的损失。
10.曲面化原理:将平面或直线改为曲面或曲线。
11.变一次作用为多次作用原理:将一次作用改为多次作用。
12.动态性原理:使物体或系统具有动态性。
13.机械振动原理:利用机械振动来解决问题。
14.减少有害作用时间原理:尽量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
15.预先防范原理:预先做出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16.等待原理:等待合适的时间再采取行动。
17.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保持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18.事先准备原理:预先做好准备,以便随时采取行动。
19.完全重复原理:完全复制一个物体或系统。
20.普遍性原理:使物体或系统具有普遍性。
其余20个发明原理,包括物体的分离、局部质量、动态性等,不再一一列举。
拓展资料:
1.40个发明原理并非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原理加入。
2.40个发明原理可以帮助发明者跳出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3.40个发明原理不仅适用于产品设计,也可以用于流程改进、服务设计等领域。
4.40个发明原理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创新方法一起使用。
5.学习和掌握40个发明原理需要时间和实践,但一旦掌握了,就可以在创新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40个发明原理是TRIZ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技术矛盾,实现创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依赖这些原理,因为创新往往需要我们跳出常规思维,进行独特的思考。
作者:趣赚米本文地址:https://www.quzhuanmi.net/210888.html发布于 昨天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趣赚米APP